抚松县交通运输局开展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检查
转眼之间,2021年仅剩下最后一天。回首过去的这一年,国内物流行业可谓喜忧参半。 一方面,百世出售国内快递业务,速尔快递、苏通快运、云鸟城配等企业相继宣布破产,消极信息充斥着整个行业。 而另一方面,国内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京东物流、满帮集团、顺丰房托、安能物流等企业相继上市,孕育出新的希望。 此外,随着菜鸟等快递物流企业先后“加码”科技,无人机、无人车等先进物流设备的使用,或许将在新的一年为行业带来变化。 岁末年初之际,新浪科技盘点了2021年物流行业多起变革事件,借回顾过往,展望新物流行业的2022年。 业务量破千亿,行业加剧重整 2021年,物流行业有两件大事值得关注。一件是12月8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级别,日均服务7亿人次。从2018年的507.1亿件,到如今突破千亿件大关,这已是我国快递业务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 另外一件事发生在12月6日,国内首家以国家名义命名且具有行业属性的公司诞生了,这家公司起名“中国物流集团”。它的出现,或许将打破竞争壁垒,形成新格局的关键契机。 在2021年,物流企业优胜劣汰的局势凸显,例如百世快递卖给极兔速运、天天快递宣布全面转型升级、苏通快运因为融资不到位全网停运……这都意味着,强者恒强的行业竞争格局在不断加剧,中小企业经营难脱困局。 当然,2021年该行业也有很多振奋的消息。例如京东物流、满帮集团、顺丰房托、安能物流等物流企业相继上市。此外,福佑卡车、快狗、货拉拉、日日顺等企业也已提交上市申请等。 有业内人士对比指出,2021年上市或即将上市的物流企业,业务类型更趋向多元化,不同于上一轮主要以快递公司为主,而且多为获得多轮投资的资本型公司。通过IPO寻求融资发展,并为早期投资人退出留出空间,已成为2021年快递业发展一大突出表现。 末端配送涨价,从价格到价值 今年7月,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护快递员权益的主要目标。有了政策支持,“涨派费”成为了一项大重要举措。 进入9月,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等多家公司宣布,将全网快递员派费每票上调0.1元,按日派单量300件计算,快递员全月无休派单可多获得每月900元薪资。 实际上,早在2019年,快递业便掀起了“价格战”,义乌等地的快递价格被拉低到1.2元发全国。随即,各家公司迅速反应,快递公司快递费跌破一元大关……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式,让整个快递行业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低价怪圈,因为利润太低、工作强度大,末端网点快递员离职率普遍偏高,新人招入困难等现象频发。 “不过,随着市场秩序的整理、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快递行业绿色环保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快递公司单一的价格战模式已无法进行下去了,以低价抢市场的逻辑要行不通了”,业内人士评价道。 2021年,快递行业真正迈出了由“价格”到“价值”转型的关键一步,快递行业低价竞争、无序内卷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而这,同样也是整个行业加速重整、优化发展的关键信号。 技术可让物流成本降低30% 2021年以来,随着全球产业政策政府干预强度的提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成为我国物流业的重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也正在加速。 目前,我国共有300多万家制造业工厂,散落在2000多个产业带。 此前,这些分布于不同产业带的制造工厂间的物料往来、资源互通,往往采用传统物流运输方式,不仅效率低下、时间周期长,而且价格不透明,管理运营困难。而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及自动化装备被运用于物流行业,有效缩减了这些产业带工厂间信息差与服务差异,物流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掌控的能力与效率也得以提升了。有菜鸟人士表示,C2M数智供应链物流服务可以帮助商家提前进行全国分仓布货,打通多个电商平台和实体店的渠道,并整合了线上线下库存、精准调货补货并实现“一盘货”运营,“这种C2M模式,工厂生产线出来的商品可以直面消费者销售、发货,省掉了中间环节,物流成本可以降低接近30%,而且产品和前端的营销能够无缝对接,不仅降本提效,还能更快送达”。 菜鸟CEO万霖同时提到,目前正在实现数字化技术优势和实体物流运营的双轮驱动,兼具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双重属性。面向未来将坚持长期主义,利用好自身的数字化优势扎实做物流。 此外,诸如日日顺、安得等在内的企业,也在不断发力建设快消、白电等行业领域骨干网络,通过面向行业打造深度解决方案,进一步融入供应链产业深处,提升供应链稳定与安全能力。 快递迎最大规模无人车配送 回望即将过去的2021年,疫情对工作生活的影响仍在持续,而这也加快了以无人机、无人车等为代表的物流行业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升级步伐。 2020年9月,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在云栖大会发布物流机器人小蛮驴,称希望用自动驾驶技术为末端物流提供解决方案。据报道,今年的双十一已布局了350辆物流无人车,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的200余所高校,并组建了全国快递末端最大规模的无人车配送集群。 而在今年9月,顺丰常州智慧物流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规划建筑面积13.3万平米,用地200亩,计划总投资11亿,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值20亿。 由此可看出,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及装备对传统物流行业改造升级的成效不断凸显,越来越多企业在该领域的投资布局力度,正不断加大。 绿色物流成企业的“新责任” 2021年“双碳”政策落地有声,中国快递物流业在历经13年“双11”之后,也开始聚焦规模、时效之外的“绿色”新议题、角逐减碳试验场。 以菜鸟为例,通过推广电子面单、装箱算法、智能路径规划、环保袋、循环箱、绿色回收箱、太阳能物流园等,2021年,菜鸟已从上游到下游形成了从订单生成到包裹送达的全链路绿色物流解决方案,广泛联动商家、消费者为社会减碳。 而早在2021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网络CEO万霖就提到,让物流更绿色是物流企业承担的“新责任”之一,“菜鸟将持续绿色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今年10月,京东物流宣布投入10亿元用于加码绿色低碳的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建设,未来5年实现自身碳效率提升35%等目标。 “双碳”绝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未来十年、数十年的主旋律,也是每个国家甚至每个企业之间的较量。 “碳关税”将从2023年起分步实施,如何通过绿色物流促进绿色贸易,成为一个必答题。 结语 即将过去的2021年,一些曾经熟悉的快递企业品牌就此消失,但一些无人配送的身影,正在走进大众视野。或许,这恰好又是物流行业辞旧迎新,不断整合发展高效进化的另一种全新方式。 2022年即将来临,祈愿新的一年,数字化能让更多的一线劳动者从低价竞争和繁复劳作中解放出来,让快递物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2/11/03 75
庆丰镇召开运输企业信用修复推进会
如果你也是“云养宠”爱好者,那一定会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刷到给柯基犬屁股上腮红的视频。为了突显宠物的可爱,不少宠物博主还将其冠上“蜜桃臀”的美称。而随着这类视频的爆火,这也衍生到给猫咪脸颊上妆。 实际上,随着养宠热潮的飞速发展,给宠物化妆美容已经成为不少博主的“流量密码”。类似“上腮红”、“染发”等美容项目在猫猫狗狗的身上也变得尤为普及。 界面时尚通过搜索发现,电商平台上已然出现宠物专用腮红、染发剂等家用宠物美容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相关商品的品牌尚不知名,或是为海外品牌但暂无官方购买渠道。而这意味着相关宠物美妆产品的资质和使用安全性尚且存疑。 其实更早之前,在宠物店已经开始兴起美容附加项目。除了毛发清洁护理、口腔清洁等常规的基础项目,在一些宠物店甚至还会提供染发、SPA级养护等特殊美容项目。这显然是为了满足部分宠物主人的爱美需求。此外,还有网友发帖表示会带宠物去美甲店一起做美甲。 然而,对宠物安全性的考虑使得大部分养宠人士对这些美容项目持反对态度。不少养宠人士表示,由于猫狗等宠物有舔舐毛发的习惯,很容易将染发膏等化学剂品吞入腹中引发身体不适。此外,附着在毛发上的化妆品也可能会引发皮肤问题。 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宠物热潮的兴起,“它经济”正在成为新的消费风口。这使得宠物用品不断发展出细分化领域。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调研分析报告》,2015至2020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态,2020年市场规模为2953亿元,同比增长33.5%。 随着养宠观念的不断普及,以及宠物市场服务及产品的规模化发展,预计到2023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928亿元。宠物产业类型也从传统的宠物食品、宠物用品等领域向宠物摄影、宠物医疗、宠物保险、萌宠体验馆等周边产业延伸。 仅近期就有不少宠物用品品牌获得资本关注。2021年7月,养宠家庭全场景清洁洗护品牌“再三”宣布已在六个月内完成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两轮共融资数千万元。该品牌的一款爆品为“宠物免洗手套”,把沐浴液精华浸润在手套上,可以对宠物进行擦拭干洗。 此外,以监测宠物心率、睡眠时长等智能产品为特色的“小佩宠物”,以及宠物全品类生活方式品牌pidan也于近两月相继宣布完成多轮融资。 不少美妆品牌也推出了宠物产品以期朝着生活方式全品类的方向发展。 比如,美国护肤品牌科颜氏曾推出了“拥抱宠物系列”护理套装,其中包括沐浴乳、毛发柔顺乳等全方位宠物护理清洁产品。澳大利亚有机护肤品牌Aesop在入驻小红书时也发售小红书专属产品——宠物清洁露。 对于消费风向更为敏感的电商平台自然也不会放过宠物用品领域的增长机会。2021年初,中国跨境电商平台SHEIN已将所售品类悄然拓展至宠物用品。今年双11前,天猫将四个品类从原有行业中拆分出来独立运营,并升级为一级行业类目,而宠物正是其中之一。 可以想象,资本、平台等多方对于宠物用品领域的关注将进一步推动其发展。但如同美妆个护产品的作用,养宠人士对于宠物的情感投入决定了产品的安全性才是首要条件。
2022/11/03 73
搬家一年,发现装修时这几处该买便宜的,尤其是吊顶射灯
原标题:今冬北京市属公园将开放11处冰雪场地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主办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北京冰雪运动发展专场发布会昨日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冬北京市属公园设置了冰上运动、雪地运动、冬奥主题展三大类活动,开放11处冰雪场地,总面积达到了60万平方米,可提供40余种冰雪活动,方便市民和游客“逛公园、上冰雪、迎冬奥”。此外,后奥运时代,北京将结合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积极对接国际冰雪体育组织,吸引更多冰雪体育赛事来京举办,将场馆及周边旅游、文化聚集起来,打造国际冰雪爱好者参赛和冰雪消费目的地。 冰雪游园会呈现“冰雪双场” 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亚红介绍,第八届北京市属公园冰雪游园会将以“冰雪双场”的形式丰富市民冬季健身文化生活,突出“全民健身迎冬奥快乐冰雪圆梦想”主题氛围。其中,颐和园、北海公园、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玉渊潭公园将举办冰上活动,活动时间预计在2022年元旦前后至2月4日。举办雪上活动的有颐和园、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玉渊潭公园,其中,陶然亭、紫竹院、玉渊潭公园雪场活动时间为12月31日至2022年2月中旬,颐和园雪场活动时间为2022年1月上旬至2月中旬。 张亚红介绍,市属公园设置了冰上运动、雪地运动、冬奥主题展三大类活动,开放11处冰雪场地,包括7处冰场和4处雪场,总面积达到了60万平方米,提供40余种冰雪活动,其中冰场包括:冰球冰刀、花样冰刀、速滑冰刀、冰壶等运动器具和冰车、冰滑梯、冰上自行车等体验项目,以及冰上漂移车、电动碰碰车、冰上龙舟等游艺设施;雪场区域将开展冰雪迷宫、雪地探宝、极地动物观赏、雪地摩托等易于参与体验的冬季雪地项目。冰雪游园会现场将设置冬奥知识展板等,方便市民“逛公园、上冰雪、迎冬奥”。 “今年冰雪游园会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安全保障。公园冰雪场开放后将随时关注天气情况,每天测量冰层厚度,确保达到安全标准。”张亚红表示,各公园将对园内冰雪活动区域进行网格化安全管理,并设有“冰雪服务接待站”,配备充足的消毒物品和应急救援设施。疫情防控方面,冰雪场服务人员均按要求接种疫苗、佩戴口罩手套上岗、每天健康监测。各冰雪场每日营业前均对活动设施进行全面消毒,对活动参与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北京健康宝查验,倡导不扎堆、不聚集,文明上冰、科学健身。 据悉,自2014年开始,围绕“冰雪运动进公园,快乐健身迎冬奥”主题,市属公园连续多年举办冰雪游园会,共有近200万人参与其中。 冰雪场地数量大幅增长 为营造浓厚的冰雪氛围,北京已连续举办七届“北京市民大众欢乐冰雪季”活动,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活动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达到3100多万。12月18日,第八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也已启动。短短几年时间,冰雪运动从“小众”和“冷门”逐渐成为“时尚之选”。“首都体育事业将力争均衡发展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让人民群众一年四季都能参与体育运动,促进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升。”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葛军介绍说。 葛军说,北京的冰雪场地,由冬奥申办前的42座冰场、44块冰面,22所雪场,发展为82座冰场、97块冰面,32所雪场。在青少年培养方面,全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和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均达到200所,“冰雪运动进校园”做到了全市16区全覆盖,中小学生上冰上雪已达约210万人次。市、区冰雪运动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成,全市共有市级青少年冰球队5支、滑雪队1支,区级青少年冬季项目运动队125支,注册人数从2017年的79名增加到7565名,四年内增长近百倍。 在竞赛组织方面,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共有119所学校、126支队伍、173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达到319场。2021-2022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共进行1224场比赛,有25家俱乐部、256支队伍近3600名球员参赛。在今年的全国冰球锦标赛上,北京男女冰球队双双夺冠,正是多年来北京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缩影。 北京推出22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 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斌介绍,2021年市文旅局举办了北京冰雪文化旅游季活动,开展了冬季冰雪旅游重点线路宣传推广,汇集滑雪、登山、徒步、自驾、美食、网红打卡地等多种元素,推出了22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冬季出游选择。 今年,市文旅局在“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及文创产品大赛中,专门设立了“激情冬奥”冰雪主题,共有6款商品入选前100名榜单,14款商品入选子榜单。市文旅局还利用北京旅游商品扶持资金,支持和鼓励冬奥、冰雪主题文创产品的研发及销售,2021年共扶持了4个冰雪主题类的旅游商品项目。 在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方面,市文旅局配合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编制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以京张携手举办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以冬奥文化、冰雪活动、体育旅游为抓手,联手做大做强冰雪旅游等相关产业,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提升文化品质,打造特色品牌,形成集聚体育、文化、旅游、科技为一体的产业功能区和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示范区。
2022/11/03 73
庆丰镇召开运输企业信用修复推进会
2018年9月7日,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CSCQICC2018)上,“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上市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上海胸科医院何奔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朱建华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一农教授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 葛均波院士: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相当于黄金搭档的升级版 葛均波院士表示,近些年来,高血压治疗已经从单药治疗进展为单片复方制剂治疗,而单片复方制剂有多种组合,包括ARB+利尿剂或ARB+CCB等。奥美沙坦酯是一种临床应用非常好的ARB,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的上市提供了新的高血压治疗手段,尤其对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而ARB+CCB是一种黄金搭档,不仅效果好,依从性也好,且副作用小,今天上市的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相当于黄金搭档的升级版,为我们临床医生提供一个新的强有力的降压治疗选择。 张运院士:奥美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能够带来满意的血压控制 张运院士指出,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是四大类或者五大类降压药物中两类非常优秀的降压药物ARB与CCB的组合,是奥美沙坦酯20mg与氨氯地平5mg的单片复方制剂。奥美沙坦酯是降压效果比较强的ARB(我本人也在服用这种降压药物),氨氯地平是一种比较缓和的长效降压药物,这两种药物的联合相信能够带来满意的血压控制结果。尽管我国未采用美国130/80mmHg的诊断标准,但我们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仍然非常繁重。更好的降压药物会为广大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进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带来巨大好处。也希望大家积累应用经验,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真正将获益带给广大高血压患者。 钱菊英教授:以奥美沙坦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具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钱菊英教授介绍了以奥美沙坦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循证历程及临床应用。目前,已有大量证据证实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在降压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如AZTEC研究显示,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固定剂量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12周,可有效降低24h血压,并使患者血压有效达标,且耐受性良好。SEVITENSION研究进一步证实,与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相比,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在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方面更为有效,显著提高血压达标率。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强效、平稳降压,且安全性好,依从性高,覆盖人群广泛,循证证据全面,可使中国人群血压达标率提升至接近85%。相信以奥美沙坦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可帮助更多高血压患者早日实现降压达标。 餘舛祐一总裁: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将积极促进中国血压达标率提升 第一三共(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餘舛祐一先生携总经理郭丽华女士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并致辞,指出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是继2006年奥美沙坦酯、2012年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之后,第一三共在中国上市的第三个降压产品。凭借奥美沙坦酯强效降压、平稳降压的产品特点,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的降压疗效更为突出,在24小时平稳达标上表现更为出色,对改善目前中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达标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第一三共是一家积极开展创新药物研发的日本企业,提供原研优质的药物是其长期的使命和责任。未来在新型口服抗凝药领域、肿瘤治疗领域的新产品也将会陆续来到中国,造福患者。 与会专家就高血压防治领域的热点话题回答了来自多个专业医疗媒体的提问,特别指出: 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的任务,目前我国有45亿高血压患者,而达标率只有15%,且治疗达标率仅37%。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政府投入、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素质教育程度等都有一定关系。提高血压达标率不仅需要不同级别医院包括基层医生医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力量,要群防群治,加强管理,并推行分层处理。 我们要提倡血压常规检测,加强患者教育,提高认识,从而改善知晓率和治疗率;而单片复方制剂是提高治疗达标率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有效避免阶梯疗法依从性差的劣势,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 中国在四、五十年前就有降压单片复方制剂,今天上市的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采用的是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的优化降压药物组合。最新欧洲高血压指南特别提到这类单片复方制剂是多数高血压患者的首选。中国高血压指南也推荐2级高血压或高危的1级高血压患者也可以起始联合治疗。因为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降压治疗,单片复方制剂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化治疗,提高依从性,且不良反应小,也更为经济。 以往高血压的阶梯疗法,逐步联合,实际治疗过程比较长,起始联合或起始单片复方制剂治疗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血压稳定达标,且优化的组合如ARB联合CCB或利尿剂可以带来更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2022/11/03 69
庆丰镇召开运输企业信用修复推进会
原标题:五分钟心理学:所谓“心理素质差”,到底差在哪? 经常会听到有人用“心理素质差”来形容自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抗压性差,遇到事就会慌。 其实这个心理素质多数情况下指代的是“心理承受能力”。 它是一个人在面对逆境或者挫折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和调节能力。 心理承受力的不同就体现在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区别上。 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在面对挫折时,反应比较小,时间也比较短,而心理承受力较弱的人,在面对挫折时很容易惊慌失措。 02 是什么决定了你的心理素质呢?柠檬觉得有以下几点因素可以参考: 第一,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等等都会影响你。 比方说面临重大的自然灾害,家园被毁、亲人离去,任何一件都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大多数人这时都无法淡然接受,有时这样的伤痛会伴随他们一生。 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遭受不公平待遇、被道德人情挟制、被社会偏见限制等等都会让人变得敏感脆弱,一遭遇挫折就会有很大的行为和情绪反应。 除此之外,接二连三的打击也可能会慢慢摧毁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比方说你考研失败,工作也没保住,女朋友还要跟你分手,家里人也不理解你,这时你可能会陷入长期的情绪低落,自我怀疑,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 第二,过去经验。 现在的你是由过去的你塑造的,你之前对挫折的体验和处理会影响现在的你去如何面对。 我有个来访者她们家被当地恶霸常年欺压无法自保,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让她变得愤世嫉俗,一遇到她认为自己被欺负的情境她就会失控甚至崩溃。 这就是过去的她遭遇的挫折太大,让她失去了面对逆境的勇气。 而一个人如果极少遭遇挫折,一直都是一帆风顺,他的自尊心就会过于强烈。 如果这时外界对他有否定,他基本是不会接受的,因为他没有面对过这样的情况,自然也不知道该怎处理。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而言,虚荣心强、追求完美、自尊心过剩、心胸狭窄、自卑怯弱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更低一些。 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件事的发生不仅仅意味着这件事,往往还会有很多其他含义。 比方说一次考试失败,在他们看来可能是对他们能力的全面否定,他们不允许自己做的不好,看到成绩单的瞬间可能就会开始想,其他人是不是要看他们笑话了,是不是背地里要说他们是个差劲的人。 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也就无法理智看待这件事了。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可能也察觉到了自己的问题,因为一件可能很不起眼的事,都会困扰他们很久,情绪波动很大: 一会像个炮仗一样,谁都不能碰,一碰就炸; 一会就像个无助的孩子,只想躲起来大哭一场,怨天怨地怨自己,这会让他们活得很辛苦。
2022/11/03 74